兩個多月前,從內觀回來那晚(7/6),小熊帶我到政大附近一家小餐館吃「炒餅」。對我而言,這玩意兒很新奇,不但沒吃過,連聽聞都不曾。那時身心疲憊,腦袋不靈光,印象模糊了。只覺,好大一盤呀,餅蠻香Q好吃,但整體味道普通,不太吸引人。
a
前幾天,小熊又想吃炒餅。這回我們學乖,兩人分享一盤。份量少了,沒有狼吞虎嚥的壓力,少了囫圇吞棗的粗糙,可以細細品味。嗯,烙餅散發麵粉香甜味道,層層疊鋪的麵皮極具咬勁,充分滿足口齒的樂趣與味蕾的渴望,但整盤有股焦味,苦苦澀澀,伴著店員大呼小叫吆喝聲,未免壞了餐晏興緻。而且頗油膩,令人發脹,連帶頭暈腦轉良久,雖然往好處想,算「高效能食物」罷。(吃一點,飽撐許久)
a
回來後,我靈機一動:「小熊喜歡炒餅,但那店不好吃,氣氛又糟,乾脆自己來做好啦。」
a
或許得到媽媽真傳,我很喜歡下廚,如果時間許可,樂於當作享受。湊巧又幸運,小熊和我都偏好麵食,所以我們一起完成不少「自己揉麵」的餐點:包子、餃子、披薩、刀切麵、水煎包、素牛肉餡餅、蔥油餅、香蕉麵包等。此外,焗烤也是我拿手菜。
a
滿意的作品自然不少,但記憶最深刻,卻是一次「悲壯」經驗。有回小熊出差國外,我心血來潮,想包餃子,而且「從最基本做起」(start from scratch),從桿餃子皮、切菜、切豆皮、炒豆皮、煮冬粉、炒內餡... 等,通通一手包辦(悲壯的「壯」之所在呀!)。結果,整天忙碌下來,居然只完成28顆歪扭醜陋大小不齊的餃子,教我大嘆不值。究其原因,我不懂麵團黏膩習性,給餃子皮攪得狼狽混亂。
a
光明面是,經過那次教訓,學乖不少,功力大躍進。人間事,極少壞到底的。
a
小熊如果有空,常興緻勃勃主動來幫忙。幾經歷練,婚前「遠庖廚」的他早成了「刀切麵高手」,可得意哩。剛開始學揉麵的他,開心極了:「我不知道這麼好玩呢!」每回要做麵食,他總像個小孩兩眼發亮興奮不已。玩開了。
a
所以會起心動念自製炒餅,其來有自──我們可非新手呀。
a
餅怎麼做呢?前天古狗一下,運氣很好,找到圖文並茂、解說清晰的→家常烙餅的製作。我一看,哎,蛋糕一塊。於是,昨天在婆家娘家度過颱風相伴的中秋回家後,心手一道發癢,趕在臨睡前動手和麵,製作今天成「老麵」的麵團。(為何要老麵?我也不知。比較好吃吧)
a
我負責揉麵、桿麵,小熊負責灑鹽、放油、烙餅。夫妻同心,一邊忙乎,一邊談天說笑,其樂也融融。
a
在一片麵粉飛舞、煎鍋冒煙、油煙機轟隆聲中,Voila!九張漂亮的烙餅完工啦~
a
aaaaaaaaaaaa aaaaaaa小熊初試身手,就有美麗結局。
a
等餅涼些,切成條狀,就開始炒餅。先用蒜頭爆香,再下洋蔥、木耳、胡蘿蔔、玉米、青豆、綠豆芽(可惜沒香菇),放調味料,最後放餅下去翻炒,幾分鐘後上桌啦。小熊邊吃邊呼過癮:「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讓我飄飄然..... (但那餐館不上道,勝之不武也)
a
aaaaaaaaaa 自製家常炒餅。這餅有「多層次」哦,可惜看不清楚。
吃完炒餅,小熊意猶未盡,拿起剩下的乾烙餅和我分著吃。我們不時相視而笑,心滿意足。這餅,材料只是麵粉、鹽巴、水、油,很廉價,卻因為我們花了氣力,嚐來格外甜美。
我有個體會:在簡單的事情中,能找到心靈滿足(或像這裡,加上口腹滿足)的共同支點,就是幸福了。
p.s. 幾年前和沈老師聊起,我愛做菜、常下廚,她很驚訝:「啊!妳還做菜啊?」言下之意,中醫考生該是焦頭爛額焚膏繼晷,怎麼還浪費這功夫?老實說,的確很花時間。
與其說是「有責任感」,不如說我「貪玩」吧。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我:「如何讓令堂開心?」我會說:「請她煮東西給我吃。」基因力量之強大,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