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古今中外早有人歌頌、享受簡單生活。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湖濱散記》(Walden)作者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居住在湖邊的簡陋木屋, 只有床和書桌椅等簡單家具。他甚至說:「家具越多, 就越貧困。」他感慨: 「我們的生命都浪費在瑣碎事情上… 要簡化, … 再簡化。」科技巨擘賈伯斯(Steve Jobs)也是簡單生活實行者。除了簡潔俐落的服裝搭配外, 他在加州Woodside的客廳除了一個坐墊、一個立燈, 別無他物。他們生活所需不多, 精神卻極為豐富滿足, 印證了聖嚴師父所言:「我們想要的很多, 需要的很少。」此外, 山下英子也發現:「不僅周圍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自動機制,只要一旦開始行動,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循環,從外在到內在,讓你整個人煥然一新。」說明了整理環境的意識主張擴及潛意識, 進而整理內心, 讓我們的內在如同外在環境一樣清爽平靜, 當然更能夠享受生活。
除了食衣住行之外, 簡單生活可以體現在各個層面,
如思想、慾望、言語、社交, 以及社群媒體的使用。老子在幾千年前就告誡我們要「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思想不要太複雜, 以免爾虞我詐, 使得生活混亂複雜。慾望太多, 除了養成貪心習性、增添煩惱, 更不容易知足常樂。言語方面, 老子說:「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孔子稱讚閔子騫「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言簡意賅, 一開口就講到重點。相反的是, 「言多必失, 多言耗氣」, 太不值得了。社交呢, 保留真正重要的, 避免「群居終日, 言不及義」無意義的聚會。有句話形容社群媒體重度依賴者:「他們假裝在社交, 骨子裡其實反社交。」意謂著沉溺於社群媒體傷害了真正的人際交往。而美國喬治城大學的電腦教授卡爾‧紐波(Cal Newport)直言 :
「不使用社群媒體讓我過得更好, 不但更快樂、更有耐力, 也使我的工作更為成功。」他認為社群媒體會使人的時間與注意力破碎零亂, 無法專心, 不利於前途與心理健康。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曾說:「簡單是睿智的極致表現。」(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試著簡化生活吧, 好好享受生命的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