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同學翦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同學翦影】. Show all posts

Aug 28, 2008

采玟‧米勒

五月起,國立歷史博物館揭開「驚艷米勒─田園之美」展覽序幕,立即在全台刮起強勁的「米勒旋風」。轟動的盛況,與一波波來襲的熱浪恰成正比。前不久才有新聞,主辦單位為了疏散人潮,把參觀時間延到晚上11:00。當時我想:「有這麼誇張嗎,人多到這樣?」

狐疑的我,總也見識到了。

本來我對此展興趣缺缺,一來不太懂西畫,二來我獨鍾「印象派」,最愛「莫內」。鄉村風味米老大實在不是我的「那杯茶」。硬湊這場熱鬧,純粹是好友采玟計畫由苗栗北上親炙大師真跡,邀我同往,於是順道附庸風雅一番。沾惹些文藝氣息,倒也挺美。


哇哈,結果真的很熱,又很鬧。


昨天早上10:00多,雖不見酷暑,但老天爺的氣息好似抑鬱般悶脹,縈迴的烘熱,蒸出我滿頭大汗,讓人渾身黏滯,舉步沉重。走在蔭綠的南海路,迎面而來是熙攘人群,想是剛結束欣賞畫展,雖然面容疲倦,喜悅卻溢於顏表。大約欣賞了世界名畫,內心十分充實快樂。處在飄蕩的歡愉氣氛中,縱使氣溫不怡人,川流的路人又讓我行動窒塞呼吸不暢,卻絲毫不減我心中興奮的期待。

可是,才走到植物園側門,我嚇愣住了... 長長的人龍從歷史博物館傾瀉而出,邐迤綿延到植物園牆外,再鑽入旋轉門內的植物園區,深入不見「龍尾」。

眼見萬頭鑽動,再抬頭看看高掛的豔陽,我感到有些膽怯。不知哪兒飛來一言,更教我心驚:「要排四個小時耶!坐飛機都到了。」到哪?新加坡?沮喪、心慌的我暗自盤算,就算是莫內,我都不願意排這隊,還米勒哩?當下決定放棄。真想看米勒,我情願日後飛一趟法國吧。

采玟母子呢,先去中正紀念堂看長毛象,正在途中。一會兒,三人汗流浹背、神態疲憊蹣跚走來。采玟情況算好,為母則強。兩個孩子可累壞啦,滿臉不情願拖步,像似橫越沙漠的乾涸旅人,讓人於心不忍。我告訴他們要等這時間,眾口驚呼「啊!」。本來采玟還是想看,因為有票,而且都到門口了,但小孩一副快虛脫模樣,我便強力遊說她改變主意。終於,她決定另日再來。我鬆了口氣。


雖然壟罩在一片鬱熱燥悶,植物園裡的荷花池,幾朵紫色蓮花正燦爛綻放,十分嬌媚可愛,緊緊抓住我的眼光。回想起來,幾年前才和沈老師約在這兒,一邊品茗、一邊賞荷,渡過悠閒午後時光。

├├adibj;;dkkkkkkkk   植物圓內的荷花池。後方即史博館。

講到荷花,剛巧也是莫內最喜歡的主題之一。來介紹一幅。


dd莫內1916年的作品:「水蓮」。看他對色彩的運用多豐富、多有生命力啊!

喔,言歸正傳。我們一行,先到懷寧街上 Loving Hut 素食餐廳飽餐一頓,接著到據傳是台北「最富人文氣息」的敦南誠品。這裡,睽違數年了。以前常來,娘家就在附近。

心得:傳言不可信!

Well, I've seen better. 但誠品還是不失為休閒好去處。重要的是,有機會和采玟暢所欲言。

采玟一向認真努力,我遠遠比不上。她除了在國中擔任國文老師,還利用暑假到彰師大修碩士課程,辛苦可見;此外,女兒珉宇今年考高中,先生「望女成鳳」的嚴苛和女兒成績未達理想的壓力,讓她心力交瘁幾近崩潰。


幫不上忙,我光乾著急,最多只能給予精神支持與鼓勵。不然,就是聽她傾訴心聲了。

aaaaaaaaaaaaaaaaaa采玟全家福。希望他們越來越幸福快樂!

還好,珉宇第二次考得不錯,可以上「竹南高中」,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包括我。雖然我不懂「竹南高中」與「苗栗高中」之間的距離。采玟雖然暫時解脫,卻又不免擔心起三年後歷史恐將重演。看她憂心忡忡,我一面感慨,一面思考如何幫她脫離困境。啊!但願我有足夠的力量與智慧。

其間,當然和禮貌乖巧的珉宇、竑宇聊了不少。

說「聊」,言過其實,主要是我在「訪問」他們。珉宇談到國文課學韓愈的「師說」,英文課讀西洋文學名著「Frankenstein」(科學怪人),並說她最喜歡的科目是歷史。幾年沒見她,愈見標緻,已是小美人胚啦。竑宇要升小六,仍不脫童稚模樣,但懂事多了。湊巧啊,他和我一樣,正看福爾摩斯。在我「央求」下,他講了一個「三K黨」的故事,很是可愛。

采玟和我喝茶閒聊時,兩個孩子一直待在書店看書,乖巧又聽話,讓人疼愛。

雖然我對米勒沒什麼感情,但為了看展,還是先做了功課,上網研究一陣。這才知「拾穗」( Des Glaneuses)何以感人至此。雖然與大師失之交臂,還是來介紹一下,給向隅的朋友與小熊參考。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在法國農村長大,從小便展現過人的繪畫天賦。於是,惜才的地方神父集資送他到巴黎學畫。不料學成之後,他的職業生涯並不順遂。趕流行為貴族畫人像,不受青睞;畫裸女圖,亦無過人之處。後來他回到熟悉的鄉村,用心觀察體會,才再度拾起畫筆,描繪觸動他心弦的畫面,終至成就大器。

「拾穗」是他最有名的作品。



這幅畫的焦點人物,是正前方三位婦女。

左邊兩位彎腰的幅度極大,可以想見筋骨的使力吃重。最左那位還把手覆在背上,表示她腰酸了背痛了,但仍孜矻工作,捨不得片刻休憩。

最右邊一位身形壯碩,面容顯示她較年長。她俯身細看,像是尋找田裡的麥穗,準備下一次彎身撿拾。或者,她的背實在太酸太痛太老,彎不下去,卻仍不願放棄眼光的搜索。畢竟,家人能否飽餐,全靠她們了。

為何拾穗?因為太窮,沒有自己的田,只有在地主收成後,來蒐集零零落落的麥穗。黯淡迷濛的天色,烘托窮苦人家的悲涼。濃郁的哀戚,躍然紙上,打動無數人的心,同感其悲。

藝術家用傳神的畫筆,寫實而深刻,將貧窮的真象昭告世人。

另一方面,她們寧靜自持的尊嚴與專注的神情,教人肅然起敬。貧窮與自尊,如此自然揉合在她們身上,閃耀了晶瑩的光輝,照亮了人性的矇矓深幽,讓我們看清了究竟。

畫作後方背景,是受惠於工業革命的富農,因為收割器械的改進,得以輕鬆享受豐收。於是,高聳的穀堆與零散的麥穗、富裕與貧窮、歡樂與悲苦,看似平靜的畫作,藉由強烈對比,蘊蓄了巨然的能量,百餘年來,深深撼動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們。包括今日的我。

「拾穗」,是人性尊嚴與人性之美,最婉約、最動人,卻也最痛楚的展現了。

據說拾穗的典故,源於【聖經】的教誨:富人收割時,不要收拾得過於乾淨,要留一些給窮人。不僅如此,還要尊敬窮人,請他們喝水以解渴。

這幅畫引發我聯想金庸的小說【連城訣】。一中一西,迥然不同的藝術型式,卻都表現出創作者悲天憫人的偉大胸懷,正跨越時空,相互輝映著。

Jun 22, 2008

許芳瑜和她的寶貝狗兒

昨天睽違二十多年的大學同學芳瑜來政大和我們爬山。許久未見的老同學要來,固然滿心歡喜期待,「壓力」卻也不小。

絕非老友是悍婆,人家溫柔得很哪。我們是「怕」她....... 約的時間。
好啦,怪我自己,誰要我「裝大方」,讓她選時間。但我可沒料到她約──早上 8:00!

你說,這有什麼難?爬山的人不都趕一大早摸黑出門嗎?
是啊,那是別人正常人,可不是我們這兩隻懶鬼。說來又要怪小熊... 自從他「休假」以來,太輕鬆啦,我們日日晏起,平均 10:30 才起床,整個步調懶散下來。雖然前幾天在花蓮創下 6:00 起床記錄,以為生理時鐘調過來啦,竊喜不已。不料,那只曇花一現,果不其然,回家又故態復萌啦。

既然怕,怎不改時間?嗯,其實芳瑜好心,有問是否太早,但我一方面感到慚愧,人家從汐止來耶,我們到校園才五分鐘,還給人家延後... 不太丟臉?另方面,她是客人,要尊重她。
好啦,雖然緊張兮兮覺都睡不好,還是遲到五分鐘。真拍謝 ~幸好老同學賣面子,風度一級棒!

嘿 ~ 我老遠地一眼就認出她,還是當年清新脫俗的模樣。 不同的是,她多了三個超口愛的「小孩」:Amy、Lucy、CoCo(都是妹妹狗)。愛狗的我們一看,快要樂瘋了,太 adorable 囉!可惜我急著想和芳瑜敘舊,和她們玩的時間不多,倒是小熊和三位「正妹」打成一片,開心又過癮!(他超想養狗,但我不敢了...)

      芳瑜與狗兒,於「藝文中心」前。此時,已爬山一小時了。

一聊才知我們有不少共同之處:都以狗兒名字為 email 代號、喜歡登山(她比較高竿,爬過玉山)、沒有小孩、先生偏幼稚、對木工有興趣(她學過,我還在想啦)、喜歡住在郊區、嚮往山林生活......

可能是沒有小孩,或每天和狗兒相處,芳瑜在眉宇間仍不脫一股「稚氣」,或該說是少了為父為母者臉上特有「憂慮所造成的成熟」。那二十多年彷彿不存在,時空瞬間拉回初識時,那個有主見有想法,堅毅但不強勢,一有空閒就到四維堂二樓吹長笛的年輕女孩......

一路上 Amy 幾次大號,芳瑜笑説她太貪吃了,一面小心翼翼地把排泄物包好裝進塑膠袋,掛在背包旁。到山頂休息區時,她仔細地把狗兒栓好,然後拿出長條容器,倒水給狗兒喝。這些小動作都可看出她的細心與負責任,無怪職業生涯順利成功。

她多疼狗兒?三隻小狗每天和他們睡床上,還要蓋被子呢。(小胖有時睡我頭上哩 ~ 同是愛狗人啦)最感人的是,她本來不喜歡小狗,都是因為她先生一時興起想養,她就一頭栽進去,負起大部分責任,並樂在其中。(愛情的力量真偉大~)

      左起:Lucy(三歲)、CoCo(兩歲)、Amy(五歲)。                

   其中,Lucy 是 CoCo 的媽媽。不,你沒看錯,雖然她們長得不太像~~

帶狗兒上山的人不少,她家小孩興奮到有些不安份,只見芳瑜從背包拿出一包零食,狗兒馬上安靜下來。哇~ 真有一套!原來,她還讓狗兒上過學校呢。比起來,我的小胖還真像個「野孩子」,一出門就不要娘啦(還為了追逐發情母狗跑丟過兩次... 哎) ~~~

繞後山一圈回到山下,在體育場旁的石桌石椅休憩暢談。
她離開上一個工作,因為 ~~ 太 ~ 閒 ~ 了 ~~,嗯,與眾不同的新思維女性。(多少人哈「錢多事少離家近」啊~ 人家她就是不要)
講到這點,嚇嚇叫:職業婦女的她,每天不但作晚餐,還帶便當。(有的家庭主婦連下廚都不會呢)

看來她的婚姻生活很美滿 ~ 先生雖然不太體貼浪漫,但很給她自由(他去打球,她來爬山)。她很懂得「自我成長」,上過一些課讓婚姻磨擦減少,也更能享受平淡中的幸福。她說:「站在對方立場替他著想,是很重要的。」
我從她身上學了不少,更為她感到高興。

我想,有的人就是「註定幸福」。俗話說「她會想嘛」,其實也就是「心能轉境」的體現了。
芳瑜,了得!

有比利時魯汶大學MBA學位的她,在職場比我成功多了,公司配「黑頭車」給她呢,可見是大咖。不過,我絲毫感覺不到她的「精明幹練」,只有熱情、親切、爽朗、健談,聊起狗狗更儼然一副「慈母」樣。

我們很高興和她們共渡一個十分愉悅的早上,並相約有空再聚。
老朋友像老酒,愈陳愈香啊!

(原來芳瑜常來看我 blog,阿里卡多啦)

Jun 10, 2008

「我的媽媽叫紀瑩」

上週六,幾位大學同學來家裡玩:李淑貞、賴紀瑩、鄧素貞。
其中紀瑩的兒子「小乖」,素貞的兒子「揚揚」也一起來。
兩位小朋友都讀小學二年級,互相熟稔的玩伴。

到外用餐回家後,大家一起享用甜點──小美冰淇淋──我和先生最喜愛的冰品。
本來還怕大夥兒覺得不夠刺激新鮮,還好,這古早味挺受歡迎。

其中,小乖最捧場,一連吃了兩盒,還意猶未盡。但他媽媽不給他吃太多,只好作罷。

一陣子後,我問:「有沒有人要吃冰淇淋啊?」
結果,只有一個童稚卻宏亮的聲音從和室傳來:「我!」
因為小乖不能再吃,我為了確定是誰,於是問道:「你的媽媽姓賴還是姓鄧?」

小男孩:「我的媽媽叫紀瑩。」

哇塞 ~~~ 這麼機智幽默的小朋友!真笑翻一票大人也~

所以,別看輕小孩子。他們高超的應變能力,可以令人咋舌,不得不佩服。尤其人家又是無敵可愛的「小人兒」~~~ 太 adorable 啦。


May 31, 2008

同學會──政大外交系

19年前,我們從大學畢業了。
當年,我們進同一個系;四年後,我們從不同的系畢業。
和其他幾位同學一樣,我是個「外交逃兵」哇......

今天的同學會,在母校「憩賢樓」二樓的西餐廳舉行。來了三、四十人,整個下午、一整塊場地,包裹在一片開心喧鬧的笑語裡。睽違許久的老友熱絡互動,讓時空阻隔與久的友情,瞬間化為濃得化不開的情誼。很溫暖、很動人的時刻。

同學中,除了外交官、外交官夫人,還有女強人、商場大咖、媒體人、教授、小學老師、公關、政治邊緣生意人、行政人員、... 當然,還有像我這種游手好閒的 housewife。看著許多同學都升格當父親或母親,真是教人感動莫名,又有無限感慨。感動的是,欣見同學的成長成熟;感慨的是,歲月催人老啊。下次再相逢,是否我們再次升格為「祖父母輩」啦?

有趣的同學會,簡單寫下我眼中的同學。以資紀念~

◎素貞: 小蜜蜂,嗡嗡嗡,「熱心指數」→破表!越來越有「媽媽」的味道。她的用心與認真,讓人感動。是大家的好朋友!

◎紀瑩: 居然比我幾年前見到時還苗條!還是一樣溫柔安詳,在她身上有股「淡淡的幸福感」。

◎寶貞:開心的家庭主婦,給人很篤定、穩重之感。先生安靜氣質好,聽人講話時好專心哪~~ 寶貞幸福囉!

◎世琪:哇~~ 這位久聞其名,今日初相會(耿曙還以為我們在演戲,假裝不認識~ duh),好健談啊,口條真好。

◎忠榮、鳳玲(大一開始的班對):全家出席哦,超有誠意。這對賢伉儷怪囉...... 怎麼和20年前看來沒兩樣啊?嚇我一大跳。更讓我驚喜的是:鳳玲是「烹飪高手」,當場就教了我幾招,聽得我目瞪口呆又佩服不已...

◎陸輝:帶著嬌妻前來,兩人甜蜜蜜,你儂我儂,羨煞人也。要升教授的陸輝,原來很會做菜呢。

◎醇明:專程由澳門來。他用「單眼相機」哦,不露相的攝影高手!酷哥一位~ 沒話說。

◎妙送:特地由香港來。(請給兩位拍拍手)標準「熟男」。以前有「調皮」樣吧?全不見啦。

◎耿曙:全家出席,雙胞胎女兒唸國一,清秀佳人也。太座看來好年輕。猛一看,還以為他有「三個女兒」呢... @@...
耿老大還是很幽默的紳士啦,沒變太多。

◎淑貞:哇~~ 從美國回來,高居「誠意排行」第一名!她皮膚真好,教人羨慕極了。美麗的熟女~ 職位好像很高,但相處起來「好舒服」,很溫柔典雅。

◎東明:和以前一樣,眼中總是閃爍自信的光芒。很有老闆的樣子。小兒子帶了一拖拉庫的玩具來,這位父親,慈祥又得意。

◎義發:「發哥」這傢伙,居然如此成熟穩重... (嗯,我還在驚訝中... )還教我一些醫學常識。他變啦~~~

◎海萍:最嬌小可愛的啦!和20年前也沒變太多,口才依究一級棒。嫻雅柔靜中帶點剛毅(讓人有些心疼... )

◎芬如:.....哇... 居然是我先生的「師母」!(倫理錯亂啊,我也該跟著叫嗎?嗚嗚...)歲月對她很友善呢,看來好年輕。雙胞胎小兒子超害羞ㄋㄟ,怎麼和芬如差這麼多?

◎誠中:這位同學居然認得我... (以前講過話嗎?)一副「高幹」模樣,派頭十足。香煙的包裝好漂亮呢。(這啥鬼觀察呀?)好像我忘了給你名片... 拍謝,我們家庭主婦是沒名片滴~

◎毛毛:當年的玉女,已是成熟的媽媽啦,好有架勢。還是跟以前一樣爽朗、大器。女兒像個小淑女哦~~



還有太早離開的雨生、梅月,想念你們啊~~~

Mar 25, 2008

You've Got A Friend - Carole King & James Taylor

「You've Got A Friend」,由才女Carole King所作,這裡選的是她與好友James Taylor的合唱。

顧名思義,這首歌就是在歌詠「友誼」──人間最深刻、真摯的感情之一。
如何定義朋友呢?

我很喜歡這個:「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能喜歡你的人。」

我有一位超級好朋友,采玟,高中死黨。個性幾乎完全相反:她穩重,我活潑;她有耐心,我急性子;她溫柔隨和,我脾氣固拗;她節儉,我浪費;她有定性;我超善變...

記得大學聯考前,她住在我家,小心謹慎的她,不放棄一分一秒,努力用功。而早不耐煩的我,成天打混。


考前那晚,她不知是緊張過度,還是氣我啷噹,竟然大哭起來,把我和家人都嚇壞了。
至今,我還不知道她為何哭泣,但想起來就覺得好笑。(采玟,別氣哦,真的有些滑稽嘛)

我沒耐性,個性又有些古怪,真難為她。二十多年了,十分不簡單。


她算把我「看透了」,卻不離不棄。她不是「包容」我,而是「接受」我,儘管我犯過那麼多錯誤,儘管有時我是讓人那麼難忍受,教我怎能不珍惜這位老友的情誼?

她個性質樸,注重精神層面的滿足,絲毫不貪戀物質享受──這也是我們唯一類似之處,哈哈!也許就是我們友誼的基礎。

很棒的是,我們都有十分美滿的家庭生活。

現在的她,是國中老師,兩個孩子的媽,小孩乖巧可愛,先生有EMBA頭銜的公司主管,認真負責。人生、事業都春風得意。我為幸福的她感到高興。

這首歌,獻給我的好朋友,采玟~

我不想「相交滿天下」。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朋友非常多,但我一點不羨慕。
我在意的,是像采玟這種值得一輩子交往、「真正的好朋友」。

這種朋友,能夠接受「最真實的你」,不討價還價,不計較什麼。
我是挺懂人性,但我不見得必須喜歡每一種人性~~「弱水三千,我也只取一瓢飲」啊。






When you're down and troubled
And you need some loving care
And nothing, nothing is going right
Close your eyes and think of me
And soon I will be there
To brighten up even your darkest night

You just call out my name
And you know wherever I am
I'll come running to see you again
Winter, spring, summer or fall
All you have to do is call
And I'll be there
You've got a friend

If the sky above you
Grows dark and full of clouds
And that old north wind begins to blow
Keep your head together
And call my name out loud
Soon you'll hear me knocking at your door

You just call out my name
And you know wherever I am
I'll come running to see you
Winter, spring, summer or fall
All you have to do is call
And I'll be there

Ain't it good to know that you've got a friend
When people can be so cold
They'll hurt you, and desert you
And take your soul if you let them
Oh, but don't you let them

You just call out my name
And you know wherever I am
I'll come running to see you again
Winter, spring, summer or fall
All you have to do is call
And I'll be there
You've got a friend

Mar 8, 2008

我的未來不是夢 - 張雨生

昨天收到大學同學的 email,提醒我們明年就是畢業二十週年了,提議大家聚聚。信中提到,班上已經有兩人過世,一車禍,一癌症。唉!我們人生才走一半,不是?怎麼有人這麼早就謝幕下台,留下台上錯愕的我們,感慨不已...

其中一位往生的同學,張雨生,是音樂人。


成為新鮮人不久,他就和另一位同學結伴友好,互稱「brother」,他是「younger brother」。兩人總笑臉盈盈找同學聊天,融化一些陌生人之間的冰冷。每一想起他的親切笑語,就有一股暖流流過,那是我永遠不會忘懷的美好回憶啊!

記得那一年到後山夜遊。午夜過後,大家圍坐在山腰的草坪,涼風送爽,山谷中迴盪著我們青春的歡笑聲。有人提議要張雨生和一位女同學唱歌,哇,這才知道,這位個頭小小、滿臉笑容的同學,歌聲這麼棒! (當然,女同學的歌聲也美極)


二十多年了,那晚往事,歷歷在目。至今每走過那片草皮,回憶仍時時浮現腦海,讓我百感交集。

記得大三時,他已在歌壇展露頭角,儼然一副巨星架勢。但在校園偶遇,他總帶著親切溫暖的笑容,熱情地和我打招呼,還是當年那純樸的小伙子,一點沒變。還是像他自我介紹一樣俏皮可愛:「我來自澎湖。為什麼叫雨生呢?因為我出生那天剛好下雨。」

很抱歉,我從來不是他的歌迷,只知道他這首讓他一砲而紅的歌,「我的未來不是夢」。和他也沒有太多交集,但我偶爾還是會留意他的動態。 畢竟是自己同學。

他走得太突然、太匆忙,第一時間聽到,真不敢置信,有如晴天霹靂。還記當年同學時,他總喜歡訴說未來的夢想:「我以後想到美國唸導演。」一副自信滿滿,喜樂溢於言表的模樣。如果不是那一場意外,說不定我在2008年看奧斯卡、金球獎頒獎典禮,可以聽到:「最佳導演獎得主... 張雨生!」,那時我可以驕傲地說:「那是我同學!」隨喜,多麼痛快啊!

這個夢想,已嘎然而止。但我腦海中的雨生,永遠是年輕有活力的小夥子,永遠不忘給人一個溫暖微笑的「younger brother」。

謹以此文紀念他。也悼念這中斷的緣分。

大海 (大姐介紹,我才知道這首歌)
口是心非 (賴銘偉演唱時,激起我心中多少漣漪啊)